目录

杂说
地球上行
女尊世界?不这是阶级斗争!

正文阅读

可爱的德棍
更新时间:2016-08-14 16:45  字数:5255字

在大家都熟悉的历史里面,二战中的小胡子,也就是经常很愤怒的那位,其表现可以说非常奇葩,充分演绎了什么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从一开始的各种超神,到后面各种昏招,实在是让人有无力吐槽之感。看了二战历史,简直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阴毛论,什么美国共济会幕后黑手,一开始大力投资和扶持,故意让小胡子搞乱欧洲,然后后面让罗瘸子带领美国收拾局面,称霸世界。否则你很难解释小胡子对犹太人莫名气的深仇大恨,也很难解释为什么小胡子一开始各种外交军事imba,后面却挫的一笔。 

在这里,我作为一个钢铁雄心的玩家,站在二战德国的历史反思下,小胡子他们到底是翻了多少错误,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结局。当然,二战德国本来的战略位置就是神坑级别的,想要带领德国人战胜,本身就是一个逆天的难度。 

历史上小胡子本来就有美国人的大力投资和德苏之间的军事合作,可以说一开始是自带buff上场的。虽然还有凡尔赛条约这个debuff,但是在小胡子一步步把凡尔赛条约撕碎的过程中,英法却由于上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结果,迟迟下不了武力解决的决心。这一点,在崛起这本书里面有比较详细的描写。不过大罗罗重点还是写的德苏合作这块的内容,对小胡子如何纵横捭阖,利用外交破局,解决法国带领的,以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组成的围堵德国的“小协约国”,并没有重点描写。实际上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德国人为何能够突破凡尔赛条约构建的国际体系限制,最终走向二战的重要路径。 

感觉崛起这本书,可能是出于政治正确方面的,作者对小胡子带领的纳粹党,在历史上面的所作所为都描写的很少,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描写,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作者重点描写的脑洞,就是库尔兰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只是在对东欧的战略进行小修小补而已。不过崛起对捷克斯洛伐克这段情节描写的比较多,离间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思路也很有意思,现实中捷克和斯洛伐克后来的确分家了。 

以上主要是二战开场之前,德国的一些外交战略问题,铁十字是42年开局的,就不说了,崛起好就好在对最后一段的欧洲外交有深入的描写,之前的二战德国书,我还没见到哪一本写得这么详细的程度,大部分只是重复历史上上面那套:小胡子进莱茵兰了,小胡子扩充国防军了,小胡子合并德奥了, 小胡子割占苏台德了,小胡子进攻波兰玩脱了,世界大战爆发。问题是,对于背后欧洲各国的关系,和之间的互动,没有详细的描写,让人看了只觉得德国在那段时间简直是开了挂。历史上,英法、德、意、苏以及一圈小国之间的外交互动是非常复杂的。比如德意关系,就是经历了几次转折。可惜很少有书能够写出来,崛起这本书,也只是写了一部分而已。

二战开场之后,德国人一开始打波兰、法国和苏联,军事上都非常顺利,这完全是德国军队开了挂,和纳粹政府要说真的,关系不大。反倒是小胡子在开战之后,虽然军事战略上面有一些神来之笔,但是更多的是犯下了很多大的战略错误。这些错误有内政上面的,有外交上面的,有军事上面的。 

1. 最大的错误,就是小胡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长期世界大战的战争准备非常不充分。现实不是游戏,没法读档,这种涉及到国家战略的东东,还有很多疏漏,也是让人醉了。 

这种心理反映在很多方面,比如对英国一开始就没有做好登陆的准备,只是一心想着逼和。小胡子总是和日本人一样心存幻想:我把对方打疼了,它是不是就忍不住会和我和谈呢?小胡子完全没认识到这是世界大战,是决定世界霸权归属的战争,不是你打一打就能停战和谈的局部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有一句话最能说明问题:真正困难的不是发起一场战争,而是知道战争应该在何时结束,应该如何结束。 

另外小胡子国内迟迟没有对经济体系进行改组,没有进行经济总动员,这也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觉得我优势很大,A过去就赢了,不需要总动员以免影响民心。 

后面贸然对苏开战也是这种现象的反映,第一年虽然取得很大的胜利,结果战死的人还没有冻死的多,技术兵器也因为气候等原因大量的损毁,幸好苏联人被打蒙了,否则小胡子的作死可能都到不了45年。小胡子对苏联的轻视(我只要在这个破房子门上面踢一脚,它就会整个的倒下去),也是这种急于求胜思想的原因。 

归根结底,小胡子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大仗、恶仗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其结果当然就是被迫打大仗、打恶仗,最终把国运和自己的性命丢掉了。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总是习惯于走看上去简单、容易的路子,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积和艰苦奋斗的正面道路,望之生畏。实际上呢,欲速则不达。 

2. 内政上面的巨大错误。就是小胡子的纳粹德国,在意识形态上面的僵化,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要厉害的多。这种僵化让它在内政上面干出很多蠢事。比如在东欧,东欧各民族本来可以成为小胡子打击斯达舒的盟友,但是纳粹基于种族主义的倒行逆施和各种低效率的搜刮,不仅把民心推倒对方那边,而且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后来的集中营和种族灭绝政策就是更是N……到了极点,在劳动力和人力严重缺乏的时候,却把宝贵的运输力和资源,用于毁灭人口上面,残忍和愚蠢到了这种程度,历史上也是排的上号了。这些倒行逆施的做法,不仅损失了民心,随时了人口,损失了道义,最可笑的是基本上什么好处都没有。 

比较起小胡子,中国的毛太祖统一战线的策略就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相互之间可以说隔了几光年的差距。 

另外实际上小胡子迟迟没有搞总动员,也和他意识形态的僵化有关系,因为小胡子推行的极端种族主义,他必须要照顾着德国国内的日耳曼人,这也是小胡子许下的政治诺言。而对那本《自我奋斗》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小胡子在政治上真的是比较实诚的,说什么就干什么…… 

3. 军事战略上面的巨大失误。小胡子在战胜法国之后,先是听了戈林那个二货的忽悠,玩什么不列颠空战。结果短腿的德国战机简直被英国人当火鸡在打。后来发现这种N……战术实在太N……,玩不下去了,于是又开始谋划打苏联。实际上,稍微有点战略眼光的人,都能发现小胡子最应该选择的目标,是北非。 

《铁十字》和《崛起》这两本书的作者,在这里都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北非和地中海,不仅是纳粹德国“柔软的下腹部”,同样也是同盟国的软肋。占领北非,控制地中海的海权,不仅能对西班牙和土耳其这两个地中海国家形成极大的震慑,促使它们倒向德国。同时德国可以通过北非进入中东,这样不仅能够掐掉未来苏联获得外援的主要运输路线,同时可以得到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而一旦德国整合了西欧经济,同时获得了中东的资源,以德国陆军的战斗力,可以说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更进步一路,甚至可以在印度和日本进行会师。印度本身就有着民族独立的需求,德日利用这一点可以轻而易举的把英国从大英帝国的皇冠下面解放出来。而英国一旦失去了地中海、中东和印度,丘吉尔就是再有什么花言巧语,英国人也没有战斗下去的目标了——就算继续战斗,获取了中东石油和印度人力的德国也基本不可战胜。 

历史上,丘吉尔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小胡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派了隆美尔一只偏师,连东线集团军的零头都没有。配合着意大利陆军这只奇葩的军队,在中东进行战斗。就算是这样瘸腿的组合,也在一开始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双方后续投入的不同,最终决定了北非战场的胜利。 

在军事上面,北非这只地方称之为“争地”,盟军得到了北非,就能进攻轴心国柔软的下腹部,而轴心国得到北非,就能颠覆英国人在中东和印度的统治。另外占领北非意味着获得地中海的海权,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明显的道理,小胡子竟然没有看到,反而费尽心思,跑去打苏联,同时还一个劲插手乱指挥,只能说是作死中的作死。 

4. 内部军事工业的整合和准备。历史上,小胡子在这一块做得是非常差。德国人打法国和苏联势如破竹,和他们的武器其实没多大关系,相比法国人和苏联人,德军在坦克飞机等上面都没有什么设备优势,甚至还有劣势。但是靠着高质量的兵员素质、精神动力、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体系,德国碾压了法国,同时在开战初期碾压了苏联。 

但是世界大战不可能是一波流,运营不好,神一样的微操也没有用。而德国人的运营,怎么说呢,简直是屎一样的存在。占据了西欧最精华的地盘,手下一圈小弟同盟,结果不管是飞机还是坦克的产能,都被英美苏碾压了。说到这里,不得不为德国军队点赞,就靠这么辣鸡的军事工业支持,背后又是这么辣鸡的政府,再加上从头到尾都很奇葩的戈林,和那位后期时不时抽风的小胡子,你们还能取得如此好的战果,真是开了挂一样。 

《崛起》对于国内军备和工业整合这一点,基本没有什么描写。而《铁十字》对这一点的描写比较详细,可以看出作者对二战军事武器的功底很好。当然,主角穿越的小胡子也是开了挂,一开始政治上的清洗和整合,太过于顺利。而主角钦点的施佩尔(历史上也是它),同样是开了挂,比历史上还要牛逼,在穿越者元首的技术指导下,很快就完成了对西欧经济的整合,再加上主角对军事方向的调整(东线拉平战线维持守势,北非加大投入,整合意大利海空军)。德国军队没用多久就越过了苏伊士,占领了沙特伊拉克的油田,截断了苏联的运输通道,同时还在高加索这里形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合围。当然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开了很多隐藏的挂,比如穿越者的政治清洗,比如施佩尔的工业整合,在我看来最离奇的,要数远程影响日本政府倒阁,扶植石原莞尔和山本五十六这些战略上有点头脑的,让日本从精神病变成了正常人——在我看来,这基本不太可能。不过总的来说,这本书看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大的战略方面没有什么bug。

任何国家,在发动战争之前,都要设定一个战略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必须是可行的,是在它能力范围内的。凡是违反这个原则的,最终必将要受到惩罚。 

在我看来二战中战略最清晰的高手,是罗斯福,罗瘸子的黑手在一开始就摆弄着世界的棋盘,他是非常厉害的战略玩家。 

而战争中战略最蠢,甚至可以说没有战略的,是日本。日本在918和226之后,就变成了被国民狂热和下级军官所裹挟的奇葩国家,再加上日本自身政治体制的漏洞,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日本在战略上面,是最奇特而愚蠢的,就好像是喝了酒的疯子开车,开到哪里是哪里。在这里推荐一本书《有一种战犯叫做参谋》,作者本人也在日本,对日本历史了解的很深刻。 

德国呢?小胡子一开始是有战略目标的,在他那本《我的奋斗》里面写的很清楚。问题是,他的战略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超越其实力的。因为他设定的战略目标,是要整合所有的日耳曼人,同时要占领东欧——这个战略必定要同时得罪英法苏三家,而且那些被他占领的小国也会反对,基本上等于要和全欧洲同时做对。 

相比较而言,大罗罗在崛起这本书里面,给德国设定的目标就相对合理的多:一个德国领导的,经济上面更加强化和集权的欧盟(主要是财政和工业整合上面)。这个体制是可以被西欧和东欧那些小国接受的,而法国人在战败之后,也会接受这个次优选择。至于意大利人,等到北边都被整合了,它自然也就被迫加入了。这个战略目标的敌人只有英美苏三家。而美国一开始没法参战,所以最大的敌人也就是英国和苏联。 

对毛子这样的战斗民族,你用武力硬怼是很难的,一战和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各种政治外交的阴招对苏联人更加管用。在斯大林体制下,隐藏了许多的反对者,德国人应该做的是打击斯大林的军队,同时用民族主义的旗帜,号召东欧各民族,甚至包括俄罗斯人,反对斯大林的统治。 

任何情况下,民族主义,都是共产主义的最大敌人。红色和褐色,矛盾比其他矛盾大得多。 

在这个战略目标下,军事只是辅助,外交、经济和金融才是主要手段。尤其是对苏联,历史上纳粹都打到高加索了,毛子的欧洲部分基本都完了,然并卵,战斗民族不是白叫的。 

简单画个图。红线部分是历史上德国人达到的最大的疆域。德国人最终在东线止步于斯大林格勒,就是红线拐点上面点。 

从这里,更加能够看出地中海和北非的战略重要性。如果小胡子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北非和地中海,那么控制了地中海一圈的轴心国,是可以很容易争取到西班牙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土耳其。 

有了土耳其在苏联下腹部的温柔一刀,什么斯大林格勒,什么巴库油田,都不是问题。一旦失去了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同时丧失了波斯的运输通道,再加上未来会丧失的中亚五国,苏联还有什么力量来坚持下去呢? 

小胡子只要按照现在世界地图的版图,让东欧一圈国家独立(最好组成一个邦联什么的),把苏联恢复成为俄罗斯,那么斯达舒再牛逼,对一个伪装成加油站的国家,他也无能为力。而且以苏共的体制,战败的斯达舒很可能会被政治清算掉。

最后。

当德国人再次打到希腊时,
希腊人问了他们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去?

德国人则反问了希腊人
英国人为什么还不投降?
美国人为什么要参战?
俄国人为什么不投降?

这也是至今还在困扰德棍界的哲学难题。

既然没法在现实中解决。
就只有在意淫中满足自己。

希特勒最大的问题在于,最高领导人是最早吃这种精神鸦片的,英法最开始也以为小胡子只是说说的,没想到这货竟然自己吃的比谁都狠

ps:我不是德棍,也不是黄俄,我不认可德棍等于不爱国,单是夸美国等于美分这类的观点。

我要打赏此项功能作者暂未开启

我发酬勤此项功能作者暂未开启

ACG众筹网| 站点地图| 新手地图| 售后服务|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配送方式| 付款方式| 友情链接

ACG众筹小说网 acgzc.com 版权所有
陕ICP证060520号 网上支付许可证号 0102004
作者发布小说作品时,请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本站所收录小说作品均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