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阅读
穿越小说,其实也属于历史YY小说的行列,只不过是让一个现代人过去而已,本质并没有变化。如果写的好的话,不仅可以成为大众读物,而且还可以拍成电视剧,比如司马辽太郎的《坂上之云》,甚至可能名垂青史,比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由于党国已经有超恶心的《宫》和《步步惊心》两部穿越剧播出,抗战类的YY更是不计其数,因此,YY实在是大有可为。
穿越小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越的背景。
这个背景一定要是你比较熟悉的,你学明史学得多,就写《窃明》,学宋史学得多,就写《新宋》,历史学的差,可以参考教科书写《民国》,实在是屌丝一个狗屁不懂的,干脆写未来。穿越嘛,不一定是往回穿,也可以往前穿嘛。新宋的作者由于本身是历史系的学生,因此对宋史还是比较熟悉的,细节把握不错,算是YY比较少的一部作品。可惜由于文科生的手笔,所以一些兵装的细节上还是出错了。比如那个射程1000米的契丹炮,要知道,12磅炮的有效射程才是600米,朝天放当然可以达到1500左右的射程,不过精度全无,权当是听响而已,这还是19世纪的数据,难以想象在12世纪造出来的火炮能有这种威力。好了,第一段就此结束,穿越,一定要找一个好背景,自己一定要做足功课,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就跟脑残抗战剧一模一样。
第二个问题,穿越回去的身份。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谁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皇帝?才不是,满清皇帝都不行。本人曾经转过一个法国穿越试验的帖子,事实证明,如果你是路易十六,只能更快一点上断头台而已。要想改变历史的轨迹,你只有一个选择,平民,而且是落到关键节点上的那个平民,最多不过是没落贵族之后。如果你是空降下去的,那就比较糟糕,有学校的话赶紧跑过去加入,因为你比古人的优势就是识字并且懂英语。什么?你说你没过四级……%!¥@#神仙都救不了你啊。如果你穿越到民国,就凭识字懂英语这两条,当个买办毫无问题,收入也能达到一个月80大洋,相当于太祖的十倍,然后你就可以跟着太祖闹革命了。当年的大学毕业生,27年跟随太祖的,大将保底。前提,有命在,比如左权同志就非常可惜啊。不过建议你35年以后再去陕北,原因是长征这道坎太高了,死亡率是80%以上。如果是穿越回古代,基本上只有造反1楼. 一条路,即便是你背得各种诗词歌赋也是绝对玩弄不了古人的。因为今天的汉语与古汉语并不完全一致,某些诗歌现在看到的版本与古文版本是不一样的,万一人家要你解释解释某些典故,你就彻底露陷了。所以,类似于穿越回明辅佐崇祯,跑回晚清扶清灭洋之类的梦想都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在一个已经彻底腐化的体系中,不管你是谁都无济于事。国民党一大的时候太祖曾经是候补委员,加上一大票优秀的共产党员,但仍然无法阻止国民党的蜕变。所以,要穿越还是回到基层打天下吧。
第三个问题,如何开始?
猪脚在这里通常都会得到金手指相助,斯通黄碰上了孙岳父,石越碰上了桑家和一群腐儒。通常大人物在这个时候都是要开点金手指的,这也没办法,你直接碰上一个药八刀,那不就当场交代了吗。太祖碰上了陈独秀等一干腐儒,朱元璋碰上了他岳父和汤某,然后又遇到了徐达常遇春。成就大业什么最贵?人才!胡琏碰粟裕,王保保碰徐达,阿史那思摩碰李靖,李广碰卫青,这叫生不逢时啊!只要猪脚走群众路线,那么农民运动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幸运的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除了税越来越重,官越来越黑,还真没什么本质变化。一个赋税,从秦收到明,最后摊丁入亩,实际上仍没有解决,到了民国,那更是直接明抢,党国1912年就把今年的税赋都给提前收完了。谁说蒋公没有统治大陆60年啊,人家当年可是已经提前收完税了,而且还把我们这一代的税都提前收完了。既然如此,太祖的湘潭农民报告就是一份极为珍贵的资料。有志于当李闯王或者朱元璋的可以拿来探讨借鉴一下。特别是太祖北伐时期的湘潭农民运动组织形式。从免费教农民识字,到文化思想的传播,然后就是鼓动农民不纳粮。先是猪脚拉上几个马仔,然后一圈一圈的向外传播扩散,逐渐逐渐就可以拉起队伍了。怎么样?听起来像不像秋收起义的组织模式?洪秀全从传播太平道,到金田起兵,大约经历了8年,效率十分低下,到底是屡试不第的秀才啊。人家太祖21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1月从农会开始搞农民运动,1927年就把当地的土豪赶走了,这就是真命天子与邪教头子的区别。
第四个问题,关键技术。
穿越党都很喜欢用高新技术虐待古人。所以本人还是决定说一下这一部分。中国的冶金技术长期领先世界是不争的事实,但你要明白,这种领先技术不在民间。中国自南宋的时候就可以打造数吨重的熟铁锚链,不怕海水腐蚀,这种熟铁必须经过多次锻打才能制造,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冶炼技术。而我们教科书上常说的什么团钢法,煤炭炼钢法,都是用来造锄头的,熟铁渗碳锻打的刀具制造技术全部为官府垄断。火药武器部分那更是不得与闻,因此明代很多火器其实已经失传,一些图画是那些不懂技术的文人凭空想象画上去的,完全不符合常理。穿越党想在古代掌握技术优势,特别是冶铁技术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工匠都被官府控制,除非你攻克一些大城市。但类似于火炮等技术装备只能在北京、南京这种地方制造,技术人才相对稀缺,就算猪脚画出设计图,也不大可能找到熟练工匠打造。所以老夫决定分别介绍。
1、冶铁。冶铁可以采用大炼钢时期的小高炉,实在不懂的,请上网搜索竹本先生的制刀过程,他那个小高炉就是比较教科书的啦。ps,竹本先生……他是中国人,造的也是中国产的仿日本刀。顺便也可以学习一下钢铁冶炼过程,反正你就明白这么一个大致的过程,铁矿砸成铁砂,跟木炭搅合在一起,烧化了,让木炭置换掉其中的硫啊磷啊什么的,然后再取出来,折叠锻打很多次以后,就变成钢了。至于是什么钢,对不起看你自己本事。再不行就直接锻打成熟铁,然后再表面渗碳处理,打造出真正的低碳钢,适合做全身板甲。至于团钢法……别想了,古人的操作十分复杂,生铁和熟铁是用特殊方式排列的,才能保证均匀渗透,如果你只是把两者凑一起烧,最终的结果就是得到极不均匀的废铁而已。能制造钢水的高炉炼钢法是十九世纪后期的事情,古代穿越的就别做梦了,老老实实挥舞铁锤吧。咱们工人有力量!嘿。
2、颗粒火药。颗粒火药的制法不亚于重新发明火药,可以大幅提高火炮射程,也大幅增加炸膛危险。不过与作为主装药的威力相比,一点小小的风险根本算不得什么。颗粒火药的制法有中西两种,西式制法比较工业化,而且制法复杂,不宜提倡。这里介绍中国的制法,此制法源自名将戚继光阁下。首先,将火药均匀混合搅拌,然后炒干(你没看错,不懂得参考电影《地雷战》),接下来用烈酒混合成泥状,以手捏成团而不散为宜。然后将火药泥阴干,注意一定要阴干!然后就可以碾碎了,经过筛子筛选,大的送火炮去,小的送火枪营,粉末的,用来当引火药。
3、板链棉甲。想造板甲?别做梦了,先锻打成熟铁,然后再表面渗碳,整个工序极为复杂,耗时耗力。而且古代炼钢炉根本无法产生有效的熟铁,(炉温1400℃合格)古人说的熟铁其实是可锻打的钢,生铁则是用来做锄头的。这种“熟铁”经过锻打后才能变成渗碳均匀的材料钢,这么好的东西做刀剑尚且不够,做盔甲那是绝无可能的。欧洲之所以可以板甲化是因为人家都是些地主老财,法国这么上千万人口的国家,最多一次也就一万板甲骑士,而且还是数百年打铁累积出来的成果,在中国这种消耗性的战场上都不够塞牙缝的。板甲一旦被击穿,是可以修复的,(要不也成不了传家宝)而不是熊猫说的回炉,但是修复工艺……你懂的。穿越众还是老老实实的退而求其次,追求中亚地区的板链甲为好。首先,这种甲的甲片比较大,可以起到类似板甲的防护作用(其实还是差很多,特别是对钝器),其次他的甲片可以更换,也可以直接用炒钢法做出来的可锻钢少许加工后制作。用屌丝的数量优势,彻底打倒一切板甲党。
4、铸炮。铸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各位穿越党就不要自己去显摆了,有宋一代,身管火器已经出现,到了元明时代,大炮已经是比较普及的武器了,火铳齐射战术也已经出现。火炮的铸造就交给专业人士吧,好在穿越党都有光环,直接照耀一个专家过来就行了。穿越党只需要把握两个主要因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炮击。第一,标准化。标准化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十炮九炸膛的古代,但猪脚仍然要推进标准化。你也不想自己的炮队发射出去的炮弹五花八门吧。第二,内膛冷却法。火炮之所以十炮九炸,问题就出在冷却上。外面冷却快,里面冷却满,应力向外,很容易产生裂纹,导致炸炮。内膛冷却法就是利用空气或者水让大炮由内而外冷却,能让铸炮成功率提高450%左右,特别是9磅以上的火炮,效果尤其明显。该方法由美国人在19世纪中叶发明,也就是美国内战的时候。但原理是极其简单的,往炮膛里吹气或者管道通水就行了。千万注意,直接浇水会炸裂的。
5、水力锻机。不管是板链还是板甲还是宿铁刀,都是需要反复锻打的,为了提高这一步的效率,水力锻机必不可少。具体方式请参考《窃明》不再累述。不过要记住,水力锻机不能像今天这样直接锻压成型,会产生龟裂的。
6、火药获取。很多穿越党都不关心这个,仿佛火药就像天上来的一样。事实上,从16世纪起,欧洲主要陆军强国就饱受火药来源的困扰,英国人为了有足够的火药,在整个大不列颠和所有的殖民地挖了几百年的厕所。那年,就连女王的厕所也是没有砖头的。一种叫集消官的掏粪工人,可以在任何一处他看上的厕所把旁边的泥土挖出来,提取硝酸钠。我国著名作家周立波(与壹周立波秀无关)在他的作品中详细描述了根据地居民如何挖厕所,炒火药打鬼子的经过。各位穿越党,希望你们看这一段的时候没有吃饭。如果斯通黄的火药不是从山东运过来的话,估计整个东江军的厕所都不够他挖的。但上天对中国是眷顾的,在中国的陇山、太行等山脉有硝石矿,很容易开采,宫廷用来制冰也有很长的历史,大家尽可以利用。当然了,如果你给皇帝老子的美人不够……还是老老实实的当时传祥吧。咱们工人有力量!嘿!硫磺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好在日本硫磺很多,穿越党多多跑国际贸易应该可以解决。如果所在地实在无法解决硫磺问题,那也可以去挖。硫磺多存在于火山活动频繁的地方,比如昆仑、长白、日月潭,等等,真要弄其实并不困难,古代的硫磺提纯技术十分发达,炼丹专家们通常需求都很大。经过硫磺燃烧熏白之后的东西,通常会作为圣物进贡给皇帝,比如白肉啦,白果啦,等等。伟大的银木耳就是古人的高超智慧,经常吃这种东西的皇帝陛下都用几年,十几年的在位时间证明了这些神圣食品的卓越营养价值。
第五个问题,体制。古代中西方的军事编组都是非常混乱的。西方一个骑士一支部队,人数质量谁也不知道。中国一个战将一支部队,或者府兵制,一户一兵,具体有多少人,鬼才知道。因此,度过早期的艰难岁月之后,猪脚必然要进行军事体制改革。朱元璋独立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部队。曹操也是收服黄巾众之后马上就编练青州军。因此,猪脚的近代化军事改革是全文可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所有的技术穿越。近代化军事改革的要点是:1、有信念。2、有纪律。3、有文化。而这三条归根结底来源自群众的识字率,太祖打造的共军正是一支白天战斗,晚上写字的半文盲军队,但就这样,在当时已经非常了不起了。1931年的红军有步兵操典,有连排战术。同时期的国军直到33年才把这东西搞出来,但谁也没当回事。然后在之后的岁月里,国军就被武器差了N条街的共军一次次的完爆。文化是信念和纪律的基础,有文化的人才知道忠君爱国,有史以来都是有文化的人才会为国捐躯,文盲只会低头纳粮而已。而中国古代的愚民政策导致只有小部分发达地方识字率高,大部分农民都处于文盲,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信念。因此,当年太祖才这么迫切的开夜校要士兵学文化,不学文化怎么给你转化成战士嘛。国家义务教育则比较麻烦,首要问题就是钱,六年义务教育教会学生写字和升国旗唱国歌,知道忠君爱国,然后让他们升学考试,要么考公务员要么考军官,这钱就很不好办了。《新宋》中对这种情况的无奈有很深刻的描写,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割据国家,至少会有10万以上的学龄儿童,光这一笔学校的建筑费就足以让政府破产。但就是这样,1931年的中央苏区儿童仍然是免费上学的,到了现在……@¥%*&!
当识字率足够,民众开始觉醒,或者士兵们都知道为什么而战,或者你用别的什么开挂方法统一士兵的思想。比如斯通黄用平辽分地的愿景,新宋则是识字率足够之后的忠君爱国,明治维新则是用战争赔款办教育,搞武士道。有了信念的士兵就可以接受常人无法想象的训练,比如解放军的全副武装早中晚五公里。现在电脑前的穿越党谁脱光了早中晚来个500米看看?这种士兵就是近代化士兵啦,有了这种民族觉醒的士兵才有可能训练出近代化军队。然后你玩什么战术都不要紧,可以学斯通黄搞右刺战术,也可以搞马其顿枪林战术,要不就是近代骑兵直接平推,要不就玩戚继光牌三段射,就是抄着西瓜刀从南天门一路杀到蓬莱仙岛都是没有问题的。纪律方面都强调狠多了,看到表象的人太多,所以写的也很多,各种体罚都有,在这里不再累述,但能触及最根本一层的作者,寥寥无几。实在不会做的,去参考太祖的作品,觉得太新的话,可以用曾国藩的法子,虽说效果稍微次一点,但平推八旗兵还是木有问题的。ps,曾公可是国内首位将“制江权”提到战略高度的人杰,如果曾公坐在蓟辽督师的位置上,后金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好了,解决了这五大问题以及林林总总的技术问题,穿越众大概就可以横扫古代了。至于你是想一百发中出还是想当种马还是想学西门庆就由你们自己YY了。有人问,财政如何解决?李自成和太祖不都搞得挺好么,学啊,打土豪分田地还不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