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阅读
保住商路对于王越来说很重要。
即使王越利用了新的土地所有制压缩了内需,但是这并不意味王越就不要与外界进行商业活动。陕甘毕竟气候恶劣,将大量人口投入到仅够活命的亩产上并没有太高的价值,因为大量的农业活动将会挤压王越本就紧迫的人力资源。所以就必须想办法发展工业,卖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武器。
然后换取人口和粮食。
与蒙古人进行的武器马匹交易已经进行了半年,双方都各有各的不满,欺瞒和混乱一直都在,但是银行本身的存在使得混乱处于一定的水平线以下,从而保证了双方之间还能继续贸易下去。
然后,山西的商人通过蒙古人的线找上了王越。
通过开钱庄的经验,山西的豪商们对这个银行很感兴趣。
因为马华的银行已经逐步控制了蒙古诸部的定价权。
利益最大化,马华通过银行将革命军在蒙古的利益最大化。革命军从蒙古获得了数量相当夸张的马匹和人口,林丹汗为了准备和皇太极的战争,真的把老婆本都拿了出来,于是王越把自己好不容易让土著浇筑出来的实验用的两门青铜炮卖给了林丹汗一门。
林丹汗武装了五万多的蒙古兵,开始对皇太极发动了一次冲击。
但是,王越对此不看好。
“这只不过会让满洲人死更多的人罢了,但是并不意味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有所改变。”
而负责蒙古事宜的马华也这么看。
五万多蒙古兵只是补足了一定量的武器……也就是从石器完全进化到铁器的这个水准,再多的就是一门青铜做的野战炮,射程最大也就是一点五公里。
最重要的是,林丹汗确实不得人心了。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林丹汗的疯狂采购行为,虽然初期让马华高兴了一阵子,但是后来就越买越疯了。
当他抵押完所有的牧奴后,又开始抵押属下的草场。
而这种行为除了踩了属下的底线的同时,也说明了,林丹汗已经彻底对胜过满洲人失去了信心。
越没有信心,就越迷信,越想试图抓住些什么。
胜利了还好,但是一旦一次挫败,整个队伍就更容易雪崩一般瓦解。
“所以接着下来,我们要为林丹汗走后的蒙古做一些准备了。”
于是山西商人跃入了革命军眼帘。
老实说,小冰河期,陕甘自然是可怜的,但是并不意味关外满洲就能好过。
要不然,满洲八旗拼了老命入关,被各种恶心的农民军针对,不是也挺没道理么。
蒙古人的林丹汗一倒,大部分的林丹汗的许诺的兑现还要落到革命军自身的实力上。
而洪承畴重新被启用的事情,王越已经通过密探的情报线得知。
所以与山西人进行商业往来,自然是要找到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长期贸易伙伴。
满洲人。
不卖给敌人打自己的军火商不是合格的军火商。
好吧,对于革命军来说,虽然满洲人是敌人,但是还不是革命军的首要敌人。
现在的首要敌人依然是明朝政府。
只有把满洲的问题搞得更严重,革命军才能不用去被明朝政府针对。
满洲这个朋友,革命军还真的交定了。
然后当满洲强势的时候,再奶一波明朝,让两个政权多流一些血。
这对于革命军将来席卷天下很有用。
于是,山西商人获得了革命军的热情招待。
“合作合作,发财发财。”
这样的话说了一大堆,同奸商们各种虚与委蛇,尔虞我诈的套路来了一堆,总算敲定了一个北方三角贸易的调子,山西商人用粮从陕甘买武器盔甲,然后再转手卖给满洲人,满洲人提供各种人参鹿茸等的奢侈品,然后山西商人用这些奢侈品撬开各地督粮官的嘴,获得卖给两者的粮。
这场贸易中,三方各取所需,陕甘获得粮食,满洲获得武器,山西商人获得钱财。至于大明自己嘛……就不要与民争利了嘛。
“这大明的江山,看样子不会太久了。”
走出会场时,山西范家的代表范老二突然感慨。
他想起了陕甘代表彬彬有礼又不卑不亢间的那份贪婪,那种贪婪背后的黑暗使得他不由想知道陕甘反乱背后更多的事情。
这群家伙,与之前见的义军完全不同。
义军是逮住一点吃一点,得寸进尺是常事,毫无底线。
但是陕甘的底线很明晰,条理也很清楚。
自己的到来只是对方的预料之中的事情。
所以,陕甘的这群反贼比东北的东虏更难剿灭。
满洲的八旗军是虎,陕甘的革命军就是狼。
虎狼进门,如何能长久?
大概的结局也就是四分五裂吧。
而在山西商人离开后,马华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就是按照预定计划的那样了。”
蒙古军这么拼命的买买买,最后帮助革命军完成了一次常备军换装。
革命军普通士兵的武器终于从长矛进化成了步枪,当然,这只是很普通的燧发枪而已。
对于火器科技的投重资一直是王越在拼命做的事情。
步枪厂在分配工匠上的人数一直压着炮厂,步枪厂员工奖励的福利一直是所有工厂中最多的,但是这条科技树回馈的结果却让王越并不是多满意。
后来的各种事故验证了在缺乏合格工人的古代,想要造一把五六半并不是给一群封建时代工匠们图纸就能解决一切,越是成熟的经验想吃透就越难,所以王越的科技树还需要从头爬起。
于是按照着紧凑使用,应付战事的需要,王越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这波工匠不能说太差,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底蕴就放在那里,让这群匠人吃透怎么做合格不漏气的枪管就费了王越整个五年计划的一大半时间,更不要说更加复杂的枪机部分。
于是一开始两年时间大量列装五六半的计划变成了每个月能交付一百五十把合格燧发枪。
而这笔与蒙古的交易使得步枪的产量再次增加了五十把。
于是在于蒙古交易的一年时间里,革命军基本完成了常备军的换装。
到这里,王越送走了步兵大方阵,迎来了真正的排队枪毙时代。
为此在燧发枪列装常备军完成的时候,王越特定召开了常备军的全体会议。
再次下达了要彻底解决陇西残敌的命令,在第一个五年里彻底平定陕甘以及打通河西走廊。
……
“皇太极能赢,但是接下来,他必然要照顾我们的生意!”
范老二的脸上出现了贪婪。
“因为他绝对不会赢得轻松。”
蒙古人将会帮着革命军完成一次武器的广告展示。
火炮在东亚大陆上少有的在野战中被使用,成建制的标准化的冷兵器的大规模使用。
满洲人将会打得更加艰难。
越艰难,他们就会对陕甘的武器更加的重视,而明朝那边那些贪蠹们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也不得不把自己武器的价格往下压一压。
晋商还能赚的更多。
这天下要亡,但是关他们屁事。
而皇太极则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对手。
崇祯四年,蛰居的林丹汗重新出动,兵临察哈尔。
蒙古左翼顿时开始动荡不安,诸部试图组织联军,自发抵抗林丹汗。
然后被林丹汗正面日穿。
联军大败,一万人脑袋搬家。
接着,这位小心眼,记仇的蒙古大汗自然是忘不了自己如何被背叛的,以及自己又是怎么被人卖了一次又一次的。
所以左翼难免被装备新式武器的林丹汗清洗了一遍。
不过这个清洗范围有点大。
他清洗到了大同……
大同两万军民被杀,宣府告急,大明末年的江湖似乎总是风雨飘摇,花了那么银子,最后还是养了一个会反咬自己的白眼狼。
而再次的胜利使得林丹汗再次的膨胀起来。
这种膨胀使得他开始向着作死狂奔。
除过四处引发战端以外,对于革命军也开始颇为不善起来。
革命军开发后世包头铁矿的寻矿队遭到了装备革命军制式矛头的马匪的攻击,最后杀死了对方三人,战死一人,河套南北间几个据点的民兵生产兵团也遭到了围攻。
“林丹汗不行了。”
处在河套第一线的马华开始了下一步动作,为林丹汗的下线所要做的准备。
林丹汗在得罪所能得罪的所有周边势力。
不论是满洲人,革命军,明朝朝廷,还是左翼诸部蒙古人,他在把所有人推向他的对立面。
但是,对于革命军来说,真以为自己死了就不用付帐了么?
图样!图森破!拿衣服!
革命军调拨五千常备军北上河套的各个据点,开始做起了右翼诸部的“思想工作”。
新装备燧发枪的革命军步兵开始自己的第一次练兵。
总而言之,就是杀人。
“乱者皆斩!”
三段射,跃进射击,新式步枪刺杀术,三人组战术……
通过对各个游骑部队的杀戮,河套一点一点被革命军啃下来。
于是,林丹汗对于右翼彻底失去了控制。那些派去对革命军耀武扬威的手下的脑袋被一一砍了下来,然后革命军找了几个晋商,用牛车拉到林丹汗面前。
整整一千颗人头,被随意的丢在林丹汗面前。
“祝君武运昌隆,呵呵呵。”
王越意义不明的书信出现在他面前。
林丹汗脸色很难看,这回算是彻底与王越撕破了脸。
当然撕破了脸,并不意味林丹汗马上就要回师。
因为这些手下的死除了宣告王越本人“有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以外,也说明他还是打不过革命军,再会师面对全副武装的革命军除了松肉以外,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所以还是继续虐菜吧。
他现在还要面对皇太极,打败皇太极,挺近东北,他还有的是机会跟王越算账。
于是左翼诸部倒了霉了。
左翼诸部打不过林丹汗,但是林丹汗又摆出一副不杀他们全家就誓不罢休的姿态。
我能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
于是就要考虑去抱一个新大腿。
这个时候,听闻林丹汗归来的皇太极眉头一皱。
看来确实要西征了!
这一年的立秋,皇太极进入热河,开始与林丹汗对峙。
林丹汗的新军,准确说是林丹汗卖了老婆本换来的五万新军,穿着完备的铁质盔甲,拿着完备的长矛,一点都不像是落到山穷水尽的境地,反而造成的压力隐隐超过了上次对峙的时候。
这种情况让他不是多舒服。
然后,战事的发展验证了他的判断。
三场箭雨,林丹汗奢侈的用金属箭头的箭雨宣告了自己的氪金之力,那些自带破甲效应的三菱箭头把一百多个八旗铁骑扎在了地上。
之后,林丹汗摆出了冲锋的架势。
一部分的骑兵开始加速,他们手里的矛尖开始对向同样冲过来的八旗军。
然后轰的一声。
青铜隼炮开火,开花弹包裹的弹珠打出了一次扇面攻击,将八旗兵冲锋的矛尖轰塌了下去。
然后,蒙古精兵冲进了被轰塌的八旗兵阵营里,准备大杀特杀!
但是结果就到此为止了。
八旗兵的阵营很厚,蒙古兵没能把整个的阵营凿穿,就被蜂拥而至的人海埋没。
满洲人能够削平诸雄,绝对不只是靠了运气。
“杀!杀!杀!”
成吉思汗的子孙被他所看不起的蛮人所埋没,所击垮。
原先一鼓作气的大军开始出现动摇。
那些浑身是血的满洲兵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对着蒙古军冲锋。
然后和其他蒙古军撞在了一起。
全然不顾自己身上被三菱刺豁开的口子,只一个劲的冲杀,冲杀,冲杀。
虽然满洲人死了更多的人,但是林丹汗的蒙古军却开始溃退了。
“我们不该死在这里!”
“我们不能死在这里!”
当溃逃开始,根本就没有办法去阻止一群无心作战的蒙古兵重新投入绞肉机一般的战场。
溃逃之后是背叛,几个蒙古部落临阵倒戈,开始对着林丹汗本部冲击起来。
胜败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降者免死!得林丹汗首级者,赏!”
众叛亲离!
一场赌博,输掉所有。
“就到这里了吗?”
帐篷里衰落的老人心有不甘,心有不服,但是事实却不管不甘还是不服,却依然折磨着他。
“就到这里了啊。”
蒙古人的命运,就到这里了。
但是战争仍然继续。
仍然继续,从未停止。